乌桕是什么树形-湖南省伯友园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

Website Home

落叶乔木,高达15m;小枝细。单叶互生,菱形广卵形,长5〜9cm,先端尾状长渐尖,基部广楔形,全缘,两面无毛,叶柄端有2腺体。花单性,无花瓣;成顶生穗状花序,基部为雌花,上部为雄花。蒴果3瓣裂,径约1.3cm;种子外被白蜡层。花期5〜7月;果期10〜11月。产秦岭、淮河流域及其以南,至华南、西南各地;日本、越南、印度也有分布。喜光,喜温暖气候及肥沃深厚土壤,耐水湿;主根发达,抗风力强,生长尚快,寿命较长。播种或扦插繁殖。本种树冠整齐,叶形秀丽,秋叶红艳可爱,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及观赏树种。植于水边、湖畔、山坡、草坪都很合适,也可栽作庭荫树及行道树。种子可取蜡和榨油,是我国南方重要工业油料树种;根皮及叶可药用。将1千克乌桕叶干粉(或鲜叶4千克)用20千克2%的生石灰水浸泡,并煮沸10分钟,pH值应在12以上,全池遍洒,使池水乌桕叶浓度为6.25毫克/升,可防治烂鲷瘸、白头白嘴病。每50千克或1万尾鱼种用乌桕叶干粉250克,混合在饵料中或制成药饵投喂,连喂3-6天,防治烂鳃病。乌桕是落叶乔木,又叫做木子树,有着1400年的栽培历史,主要分布在中国黄河以南的各个省区。乌桕树皮呈灰色,有着纵裂纹,叶片为互生,有6~10对侧脉。乌桕主要生长在塘边或旷野中,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能旺盛的生长。当幼苗长至6~8厘米时,需及时进行间苗处理。乌桕是落叶乔木乌桕是落叶乔木,又被叫做木子树、腊子树,是大戟科属的树木,栽培历史十分悠久,已经有1400年的栽培历史,主要生长分布在中国黄河以南的各个省区。此外,在欧洲、美洲以及非洲均有广泛的栽培。乌桕树树皮呈暗灰色,有着纵裂纹,叶片为互生,中脉两面凸起,有6~10对侧脉,叶柄纤细细长,长度在2.5~6厘米,花朵为单性花,雌雄同株,花萼呈杯状,种子呈扁球形,颜色呈黑色。乌桕树主要生长在塘边、旷野或疏林中,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,在年均气温15℃以上,年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的地区,均能栽培。并且乌桕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,在中性、微酸性或是钙质土壤中均能旺盛的生长。当乌桕树苗生长至5~8厘米时,可进行第一次间苗,当植株长至20厘米时,需在除草的同时,开始进行2次间苗,等到第二次间苗结束后,可施加适量稀释后的尿素肥补充养分,以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。落叶小乔木,高6〜12m。叶橢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,长3〜10cm,全缘,先端尖或钝,背面粉绿色;叶柄顶端有2腺体。雄蕊常为2,柱头3裂。蒴果黑色;种子被蜡层。产我国秦岭以南至长江流域以南地区,常生于低山丘陵地带;印度、越南及印尼也有分布。喜深厚湿润土壤;生长快。嫩叶和秋叶红色美丽。山乌桕更爱的是温暖土壤湿热的地区,那可是它生长条件必备的地方。当然对于干旱的地区,它也是可以愉快地生长,一定要根据它的习性种养,否则不好养活呢。我们在山乌桕的栽培技术也要日新月异,脱蜡、播种、采收和病虫防治方面,要注意时间和空气质量问题。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,以根皮、树皮、叶入药。形态特征乔木,高可达15米许,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;树皮暗灰色,有纵裂纹;枝广展,具皮孔。叶互生,纸质,叶片菱形、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,长3-8厘米,宽3-9厘米,顶端骤然紧缩具长短不等的尖头,基部阔楔形或钝,全缘;中脉两面微凸起,侧脉6-10对,纤细,斜上升,离缘2-5毫米弯拱网结,网状脉明显;叶柄纤细,长2.5-6厘米,顶端具2腺体;托叶顶端钝,长约1毫米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聚集成顶生、长6-12厘米的总状花序,雌花通常生于花序轴最下部或罕有在雌花下部亦有少数雄花着生,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。雄花:花梗纤细,长1-3毫米,向上渐粗;苞片阔卵形,长和宽近相等约2毫米,顶端略尖,基部两侧各具一近肾形的腺体,每一苞片内具10-15朵花;小苞片3,不等大,边缘撕裂状;花萼杯状,3浅裂,裂片钝,具不规则的细齿;雄蕊2枚,罕有3枚,伸出于花萼之外,花丝分离,与球状花药近等长。雌花;花梗粗壮,长3-3.5毫米;苞片深3裂,裂片渐尖,基部两侧的腺体与雄花的相同,每一苞片内仅1朵雌花,间有1雌花和数雄花同聚生于苞腋内;花萼3深裂,裂片卵形至卵头披针形,顶端短尖至渐尖;子房卵球形,平滑,3室,花柱3,基部合生,柱头外卷。蒴果梨状球形,成熟时黑色,直径1-1.5厘米。具3种子,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;种子扁球形,黑色,长约8毫米,宽6-7毫米,外被白色、蜡质的假种皮。花期4-8月。